统编版2025-2026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卷免费下载(附答案)

第一部分:积累·运用 (共46分)  
一、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(每空1分,共10 分)  
1.夏天的午后,天空突然阴沉下来,(cū zhuàng)___________的大树摇晃着枝叶,空气(shī rùn)____________得能拧出水来。  
2.一阵狂风刮过,院子里的花草变得(líng luàn)________,但吹过的风带着几分(liáng shuǎng)__________,让人暂时忘记了闷热。  
3.妈妈说(bào fēng yǔ)___________要来了,让我赶紧把晾在外面的衣服收回来,别等雨下大了就不(lái dé jí)______________了。  
4.我跑到(gé lóu)______________里找收纳箱,却(dà chī yī jīng)___________________—— 几只麻雀竟然(zhàn lǐng)_____________了角落,把那里当成了临时的家。  
5.这只是一个(pǔ tōng)_____________的纸箱,我把捡来的小石子放在里面,做成了简单的摆件。  
二、选择题。(每空2分;共12分)  
1.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(  )  
A.处理 住处   B.圆圈  圈套  C.挑战 挑水  D.挣钱  挣扎  
2.选出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(   )  
A.鲜艳的服装   婉转地歌唱    B.明朗的天空   高高地飘扬  
C.纪律严明    要求严格     D.发现产品    发明问题  
3. “白云生处有人家” 中 “生”的意思是(   )  
A.果实没有成熟    B.生育、出生    C.生产,生出  
4.从下面的俗语中选择最合适的填空:(    )  
陈远仗着个子高、力气大,经常三句话不到就向同学挥起拳头。王老师把他们喊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说:“_______________。”  
A.人心齐,秦山移。  
B.一个篱笆三个桩,一个好汉三个帮  
C.灯不拨不亮,理不辩不明。  
D.一时强弱在于力,万古胜负在于理。  
5.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(    )  
A.《大青树下的小学》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。  
B.学习了《不懂就要问》,我明白了在学习中要像孙中山先生一样勤学好问。  
C.《在牛肚子里旅行》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,将科学知识与童话故事完美结合。D.《总也倒不了的老屋》让我学会了一边读一边预测,预测就要大胆,不需要有依据。  
6.下列不属于安徒生童话的是(   )  
A.《丑小鸭》  B.《拇指姑娘》  C.《小红帽》  D.《海的女儿》  
三、按要求写句子。(每小题2分,共12分)  
1.句子诊所。(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)    
    
广场上飘着五颜六色的红旗。  
  
2.  哪怕是一只夜莺,他们也会给打下来。(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)  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
3.妈妈,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……雨一来,他们便放假了。(照样子,续写句子)  
清风一吹,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
4.这样的天气难道不冷吗?(换一种说法,保持句子意思不变)  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.早晨,从四面八方,走来了许多小学生,有汉族的,有傣族的,有景颇族的,还有阿昌族和施昂族的。  
公园里的鲜花盛开了,有____________,有____________,有____________,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(根据花的种类仿写句子)  
6.“不要紧”,小公鸡说道,“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。”(把提示语改在前)  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
四、按所学内容填空。(每空1分,共12分)  
1.秋天到了,爸爸带我去游香山。看到满山如火的枫叶,许多游客停下来拍照留念。爸爸不禁吟诵道:“_______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________。”  
2.深秋时节,落叶满地,秋草枯黄。可是看到果园里橙子金黄、橘子青绿的景象时,又感受到秋天的生机。这不正是苏轼的诗句“________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”中描写的那样吗?  
3.秋天的夜晚,孩子们挑着灯在篱笆下拨弄蟋蟀。面对此情此景,我不禁想起了诗人叶绍翁的名句;“_______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________。”  
4.“一时强弱在于力,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”可见,以理服人,是多么的重要啊!  
5.我和哥哥参加双人跳绳比赛,哥哥告诉我:“_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__。”最后,我们取得了胜利。  
6.人们常用“_________________,顶个诸葛亮。”来形容人多力量大。  
7.秋夜游洞庭湖心,明月清辉洒湖面,水光月色相融,湖面无风如未磨铜镜。这般美景,正应了:“_____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___”。  
  
第二部分:阅读·鉴赏 (共24分)  
五、阅读理解(24分)  
(一)课内阅读(10分)  
秋天的雨(节选)  
秋天的雨,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。你看,它把黄色给了银查树,黄黄的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哪扇哪,扇走了夏天的炎热。它把红色给了枫树,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,飘哇飘哇,邮来了秋凉爽。金黄色是给田野的,看,田野像金色的海洋。红色是给果树的,橘子、柿子你挤我碰,争人们去摘呢!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,紫红的、淡黄的、雪白的……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头。  
1.文段中哪句话有助于我们理解整段话的意思,请你用“________”画出来。(2分)  
2.作者写了很多颜色,根据这些颜色我们可以推测出“五彩缤纷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(2分)  
3.秋天的雨把颜料给了谁?根据文段内容填空。 (2分)  
秋天的雨把颜料给了________、_______、田野、_______、菊花。  
4.文中画“  ”的句子很有新鲜感,读一读,完成下面的题。 (2分)  
①这句话中的“它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 
②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秋风_______,所以读的时候节奏应该_______、_________。(填序号)  
A.猛烈快速     B.凉爽低沉     C.习习舒缓  
5.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?仿照文中画“  ”的句子写一写。(2分)  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
(二)课外阅读(14 分)  
北大荒的秋天
九月,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,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。  
天空一碧如洗 ,只有在傍晚,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。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,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、一道橘黄、一道血红、一道绛紫,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。  
小河清澈见底,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,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。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,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。  
原野热闹非凡。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英,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;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,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。山坡上,大路边,村子口,榛树叶子全都红了,红得像一团团火,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。  
生活在这里的人,喜欢用”大豆摇铃千里金”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,这里的田野、山岭、江河,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,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。  
1.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。(3分)  
一(    )落叶    一(   )小鱼   一(   )流云  
一(  )绸子    一(  )波纹)  一(   )火  
2.根据短文连一连。(4 分)  
扬起        宝物      挺拔的         草甸子  
捧出        锦缎      茫茫的         高粱  
抖动        豆荚      透明的         锦缎  
摇动        脸庞     五彩斑斓的        蓝绸子  
3.和“银灰、橘黄、血红”的构词方式一致的词语是(    )(1 分)  
A.绛紫    B.暗红    C.梨黄    D.浅绿  
4.“燃烧”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:①物质剧烈氧化而发光、发热;②形容某种感情、欲望高涨。短文中的“燃烧”应选择第(   )种解释。(1分)  
5 .小河清澈见底,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,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。这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(    )(2 分)  
A.拟人、排比   B.比喻、拟人   C.比喻、排比   D.排比、夸张  
6.根据自己的理解填空。(2 分)  
第 4自然段的总起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,围绕总起句,作者具体写了原野上的__________、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。  
7.人们用”大豆摇铃千里金”来赞美北大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丽景色。(1分)  

第三部分:习作·表达 (共30分)
六、口语交际(5分)  
做客、待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有的事。你一定当过客人,也接待过客人,想一想,你接待客人时是怎么说的,怎么做的?  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
七、快乐习作(25分)  
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,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。请你写一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,题目自拟。提示:先想一想打算写谁,写他(她)的哪件事,把这件事想清楚,再动笔写。  
  

2025—202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 
三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 
第一部分:积累・运用(共 46 分)  
一、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(每空 1 分,共 10 分)  
粗壮;湿润  
凌乱;凉爽  
暴风雨;来得及  
阁楼;大吃一惊;占领  
普通  
二、选择题(每空 2 分,共 12 分)  
1.B(解析:A 项 “处” 分别读 chǔ、chù;B 项 “圈” 均读 quān;C 项 “挑” 分别读 tiǎo、tiāo;D 项 “挣” 分别读 zhèng、zhēng)  
2.D(解析:正确搭配应为 “发现问题”“发明产品”)  
3.C(解析:“生” 在此处指 “生出、产生”,形容白云从山间升起的景象)  
4.D(解析:A 项强调团结;B 项强调合作;C 项强调讲道理的重要性;D 项强调 “武力只是暂时的,道理才是长久的”,符合语境)  
5.D(解析:预测需要结合文本内容、生活经验等依据,并非 “不需要有依据”)  
6.C(解析:《小红帽》是格林童话,其余均为安徒生童话)  
三、按要求写句子(每小题 2 分,共 12 分)  
1.(修改符号:将 “红” 圈住删除)广场上飘着五颜六色的旗。(解析:“五颜六色” 与 “红” 矛盾,删除 “红” 即可)  
2.示例:哪怕天气再冷,我也要坚持晨练。(解析:用 “哪怕…… 也……” 表假设关系,句子逻辑通顺即可)  
3.示例:清风一吹,他们便跳起了欢快的舞蹈。(解析:延续 “花朵有生命” 的拟人手法,内容合理即可)  
4.这样的天气很冷。(解析:反问句改陈述句,删除 “难道不”“吗”,问号变句号)  
5.示例:公园里的鲜花盛开了,有牡丹,有玫瑰,有月季,还有郁金香。(解析:填写不同种类的花,符合 “有…… 有…… 有…… 还有……” 的排比结构即可)  
6.小公鸡说道:“不要紧,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。”(解析:提示语在前时,冒号加双引号,将原句中提示语后的逗号删除,调整语句顺序)  
四、按所学内容填空(每空 1 分,共 12 分)  
1.停车坐爱枫林晚;霜叶红于二月花(解析:出自杜牧《山行》,描写枫叶美景)  
2.一年好景君须记;最是橙黄橘绿时(解析:出自苏轼《赠刘景文》,对应 “橙子金黄、橘子青绿”)  
3.知有儿童挑促织;夜深篱落一灯明(解析:出自叶绍翁《夜书所见》,对应 “挑着灯拨弄蟋蟀”)  
4.万古胜负在于理  
5.二人同心;其利断金(或 “人心齐,泰山移”,解析:强调合作的重要性,符合 “双人跳绳” 语境)  
6.三个臭皮匠  
7.湖光秋月两相和;潭面无风镜未磨(解析:出自刘禹锡《望洞庭》,对应 “洞庭湖心、明月清辉、湖面如未磨铜镜”)  
第二部分:阅读・鉴赏(共 24 分)  
五、阅读理解  
(一)课内阅读(10 分)  
1.秋天的雨,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。(2 分,解析:此句为段落中心句,总领全段内容)  
2.颜色繁多,非常好看(2 分,解析:结合文段中 “黄色、红色、金黄色、紫红、淡黄、雪白” 等颜色,概括 “五彩缤纷” 的含义)  
3.银杏树;枫树;果树(2 分,解析:从 “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”“它把红色给了枫树”“红色是给果树的” 中提取答案)  
4.①秋天的雨(1 分);②C(凉爽);C(舒缓)(1 分,解析:“扇走了夏天的炎热” 体现秋风凉爽,“扇哪扇哪” 体现节奏舒缓)  
5.示例:它把紫色给了葡萄,一串串紫葡萄像一颗颗紫水晶,闪啊闪啊,照亮了秋天的果园。(2 分,解析:仿照 “颜色 + 事物 + 比喻句 + 作用” 的结构,语句通顺即可)  
(二)课外阅读(14 分)  
1.片;群;缕;条;道;团(3 分,解析:根据短文内容 “第一片树叶”“一群小鱼”“几缕流云”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”“一道道波纹”“一团团火” 填写)  
2.扬起 —— 脸庞;捧出 —— 宝物;抖动 —— 锦缎;摇动 —— 豆荚;挺拔的 —— 高粱;茫茫的 —— 草甸子;透明的 —— 蓝绸子;五彩斑斓的 —— 锦缎(4 分,解析:从 “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”“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”“大豆摇动着豆荚”“捧出沉甸甸的宝物”“透明的蓝绸子”“茫茫的草甸子” 中提取对应关系)  
3.C(1 分,解析:“银灰、橘黄、血红” 是 “事物 + 颜色” 的构词方式,“梨黄” 同理;A 项 “绛紫” 是 “颜色 + 颜色”,B 项 “暗红”、D 项 “浅绿” 是 “程度 + 颜色”)  
4.②(1 分,解析:“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” 形容人们喜悦的情感高涨,并非物质燃烧)  
5.B(2 分,解析:“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” 是比喻,“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” 是拟人,无排比、夸张)  
6.原野热闹非凡;大豆;高粱;榛树叶子(2 分,解析:第 4 自然段开头句为总起句,后文围绕 “大豆、高粱、榛树叶子” 展开描写)  
7.遍地金黄(1 分,解析:从 “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” 中提取答案)  
第三部分:习作・表达(共 30 分)  
六、口语交际(5 分)  
示例:有客人来我家时,我会先主动开门,笑着说:“叔叔 / 阿姨好,快请进!” 然后帮客人拿拖鞋,倒一杯温水递过去。和客人聊天时,我会认真听他们说话,偶尔回应;客人要走时,我会送他们到门口,说:“叔叔 / 阿姨再见,欢迎下次再来!”(解析:围绕 “接待客人的语言、动作”,体现礼貌、热情,语句通顺即可,根据表达完整度酌情给分)  
七、快乐习作(25 分)  
评分标准  
1.内容(15 分):  
一类(12-15 分):明确写 “熟悉的人”(如家人、老师、同学),事件完整具体,能体现人物特点(如妈妈的细心、老师的负责)。  
二类(8-11 分):写了熟悉的人和一件事,但事件不够具体,人物特点不够突出。  
三类(4-7 分):未明确 “熟悉的人”,或事件混乱,无法体现人物特点。  
四类(0-3 分):内容偏离主题,或字数过少(不足 150 字)。  
2.语言表达(8 分):  
一类(6-8 分):语句通顺,无明显病句,能适当使用简单的修辞手法(如比喻、拟人)。  
二类(4-5 分):语句基本通顺,有 1-2 处病句,表达较清楚。  
三类(2-3 分):语句不通顺,病句较多,表达不清晰。  
四类(0-1 分):语言混乱,难以理解。  
结构与书写(2 分):  
一类(2 分):有题目,结构完整(开头介绍人物,中间写事件,结尾简单总结),书写工整,无错别字。  
二类(1 分):有题目,结构基本完整,书写较工整,有 1-2 个错别字。  
三类(0 分):无题目,结构混乱,书写潦草,错别字多。  

统编版2025-2026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卷免费下载(附答案).doc

点击下载文档(下载试卷需要的提取码:x5v8)